|
2015绿苗计划
项目名称:计算机辅助下的老城区绿色改造
项目成员:符超然、黄炜晨、魏琪
学校: 同济大学
项目内容
我国有句话:“择一城终老”,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居住城市的重视,以及城市宜居度的重要性。在钢筋玻璃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古朴的老城区有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针对老城区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综合绿化、交通、噪声、消费选择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亟待改造的方向,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分析该地区绿色发展程度,从而给出科学的老城厢绿色改造方案。
一、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绿化:对老城区绿化现状、绿化问题产生原因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绿化优化方案;
交通:对老城区交通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老城区交通改善对策;
噪声:对老城区噪声现状、噪声的来源及影响进行调研及分析,提出噪音控制对策;
消费选择:对居民消费选择现状、居民生活水足迹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居民建议消费方案;
老城区待改造程度模型(0GI)的建立:参数、系数的确定以及数据的纳入与分析;
针对老城区绿色改造分析情况提出改造方案。
[/ol]
二、 创新点简介
1. 针对老城区开展改造分析:
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和政府往往把目光和资源聚焦到新开发的建设项目中。然而,真正关系到万千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老城区改造项目,却一直缺乏有力的理论参考和支持。本项目聚焦城市之根——老城区,为老城区的绿色改造提供了合理的模型和有力的理论支持。
2. 城区绿色改造的概念:常规的老城区改造,往往针对社区建筑结构不合理、设计空间狭小、房屋外立面材料隔音系数差等硬件方面的问题;而我们将“绿色改造理念”引入老城区改造,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通步着手,对老城区居民的居住物质体验和精神体验进行同步优化。
3. 将数学建模分析方法引入老城区改造:老城区的改造,一直以来以单方面集中改造(如适老性改造主要改造便捷通道与楼梯等);而我们不仅针对各单项指标建立了模型,还创新的引入综合指标。利用简洁直观的模型计算所得数值结果,体现老城区最亟待改变的方面,并且在开始设计与实施改造之前通过模型预估其改造效果与影响,尤其是单向改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改造的结果在总体上实现最优化,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消耗。
关于城市调研团
关注更绿色的城市环境与文化
提供相关数据分析、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
开展实践调研和咨询服务
该微信公众号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提供
报名、建议、投稿、咨询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unep_tongji@tongji.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