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造就工程技术方面的领军人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
二、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关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取得硕士学位 6 年(从取得硕士学位日期到 2018 年 9 月 1 日,下同)或 6 年以上;
4.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验;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
6.具有科研或技术成绩或成果(任意一项或多项)
1)工程技术领域骨干,并在工作中成绩突出;
2)以第一权利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2 项及以上;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 2 篇及以上,其中被 EI 或 SCI 检索 1 篇;
4)专家综合考核组认定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
三、招生领域及开展学院
1.招生领域:1)能源与环保;2)电子与信息。
2.开展单位: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土木工程学院;3)汽车学院;4)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5)软件学院。
四、招考方式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采用我校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不设置初试环节)方式进行。具体办法如下:
1、网上报名与缴费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参加考试或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和交纳报名考试费时间:即日起至 2018 年 3 月 20 日,每天 0:00-22:00。报名考试费:250 元。登陆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yjszs.tongji.edu.cn)如实完整填写报名信息(考试方式选择“工程博士”),同时在报名系统相应位置上传下述材料:
(1)报名照片上传的报名照片必须为标准证件近照, JPG 格式,150×200 像素,大小 30K 以内,白色或浅蓝色背景。照片尺寸修改请参照图片处理帮助。该报名照片将用作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在校证件等用途,请认真准备。如因照片模糊、年限较长或其他不合要求的因素,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硕士学位证书历届生须上传学位证书扫描件,应届硕士生须上传电子版《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学信档 2 案”:http://my.chsi.com.cn 上申请,收费标准为 2 元/份),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扫描件代替学位证书。
(3)申请材料按照下面“申请材料提交”中的要求,将申请材料按照要求的顺序合并成一个不大于 25M 的独立 PDF 格式文件,压缩成 ZIP 格式文件,在系统“上传申请资料”处上传。完成报名信息填写和材料上传后,确认提交。然后,通过报名系统在线支付报名考试费。缴费前请慎重考虑,考生成功缴纳报名费后恕不退费。缴费后,打印《同济大学 2018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报名时报考类别应选择“定向就业”,备注中须注明“报考工程博士,报考导师:***教授”。
2、申请材料提交
1)《同济大学 2018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 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用 A4 纸打印);
2)工程实践经历(从事过的工程项目名称和在项目中主要承担的工作)和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或与国家重大专项有关工作的证明文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本科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4)硕士和本科期间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须加盖相关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
5)科研成果,如:已获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 SCI、EI 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等;
6)获奖证书复印件 1 份; 7)两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副高级或以上职称专家签名的推荐信(具体格式可从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用 A4 纸打印); 8)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1 份;
9)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和目录;
10)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添加封面和目录后,请申请者将材料用 A4 纸打印并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以便审核。并将申请材料寄(送)到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地址:上海市四平路 1239 号瑞安楼 512 室,邮编:200092)。申请材料接收截止日期:2018 年 3 月 20 日。在申请材料审核时,将以纸质版材料为准,参考报名系统中上传的材料。申请人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 5 年内不接受其报考。
3、审核过程
1)研究生院收到考生申请材料后,组织以校内专家为组长,由校内、外校、企业和研发单位 5-7 位同行专家组成综合考核专家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审核结果通知有关院系,把初审合格的材料转给有关院系。
2)院系工程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对初审合格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经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资格审核合格的申请者直接参加综合考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资格审核合格的申请者在综合考核前须到研究生院招生处进行资格复审,提交申请材料原件,资格复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综合考核,一经发现申请材料作伪,将取消考试资格。
4)综合考核采用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考生通过综合考核,经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政审,政审合格后,录取为同济大学秋季入学工程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
6)学制 4 年,最长修读年限为 7 年。
7)录取
前本人须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培养协议。在学期间,人事关系、档案及工资、福利、户籍和医疗等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毕业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即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该类学生不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的评定,不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学期间不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且就读期间不能转变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
五、培养和学位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将以重大专项为载体,由高校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进行指导,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实现个性化的培养。整个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研发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部分:
1)课程学习中强调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知识面拓宽和国际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内容。
2)研发实践方面以与国内外企业、机构建立的研究平台为依托,以重大专项课题为解决的问题或研究的内容,真题真做,拟题验证等,在指导团队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
3)学位论文应解决重大专项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方面有重要创新和突破,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等。论文答辩委员会应有 2-3 位承担重大专项企业专家参加,答辩过程同学校规定。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并根据学校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及要求,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学校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且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单位代码:10247 联系部门: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 1239 号瑞安楼 512 室(邮政编码:200092)联系电话:021-65982683 电子邮箱:tjyzc@tongji.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