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设计教育发轫于上世纪四十年代。2009年,同济大学借鉴世界设计与创新学科的最新理念与模式,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Tongji University)。2016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联合发起成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追求学术卓越、贡献社会发展为使命,紧密结合世界、中国以及上海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建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海派”创新文化的国际化、前瞻性、开拓性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是CUMULUS全球设计、艺术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WDO世界设计组织成员(原ICSID),DESIS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联盟创会成员。荷兰ELSEVIER出版社合作出版全英文设计研究学报“Design, Economics and Innovation”, 已于2015年春出版首期,目前已经进入Scopus检索。在2016年、2017年、2018、2019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教育及留学机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院在“艺术与设计(Art and Design)”学科分别位列全球第34名、第26名、第18名、第14名。2020年,排名进一步上升为全球第13名,连续三年位居亚洲第一。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同济大学艺术设计学科(Art & Design)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同济大学大学设计学入选上海市首批IV类高峰学科(牵头单位)。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严格按照中外合作办学要求,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国际水准的设计教育和研究。其中,2017年启动的适应设计学学科特色的长聘轨序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是学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支撑“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为特征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和设计学科建设,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以下简称“国际学院”)现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第四批长聘轨岗位教师,竭诚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学院宣传片
01 岗位信息
国际学院第四批长聘轨岗位采用竞争聘任,国际学院按照“按需设岗、以岗聘人、定期聘任、聘期考核”的原则。学院结合学科建设,合理设置岗位,每年定期发布岗位设置情况与聘任要求和程序,严格聘任质量。2020年拟招聘岗位和名额如下:
岗位类型
| 专业技术职称
| 名额
| 教学科研型
| 教授
| 0-2
| 教学科研型
| 副教授
| 0-2
| 教学科研型
| 助理教授
| 0-2
| 设计实践型
| 教授
| 0-1
| 设计实践型
| 副教授
| 0-2
| 相应岗位的基本要求详见《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长聘轨岗位教师任职基本要求(2019版)》。本次招聘向如下学科方向倾斜,优先考虑具有学科交叉研究背景的申请者:
1)环境设计
2)设计战略与管理
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设计
4)用户体验设计与交互设计
5)参数化设计
6)设计历史与理论(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相关背景优先)
7)交通工具与方式设计
申请人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学风端正,具备成为大学教师所必需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申请人按照自身条件对照国际学院长聘轨岗位聘任基本要求,自愿申请国际学院长聘轨岗位。获聘国际学院长聘轨岗位者,按照同济大学相关规定签订合同和聘任协议,享受对应的协议工资及相应待遇。其中,设计创意学院教师申请国际学院同一级别或更高岗位的,要求在原岗位任职期限5年以上(含5年),且能完成至少一个聘期。
02 聘用与考核
经评审、公示无异议者经过学校人事主管部门核准后,学院正式聘用,发文公布,并与获聘者签约。其中,教授为长聘岗,一个聘期为6年;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为准聘岗,一个聘期为3年,两个聘期非升即走。
国际学院聘任的长聘轨教职岗位不等同于同济大学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符合同济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的教师可按有关规定向学校申报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按学校的要求签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协议。
国际学院按照《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长聘轨岗位教师聘任管理办法(2019版)》对进入长聘轨序列的教师进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根据聘期考核结果确定是否续聘。
03 申请程序
1、2020年10月7 日前提交岗位申请材料至学院人事邮箱tjdi.hr@tongji.edu.cn, 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岗位(***方向);纸质支撑材料快递至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281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IS101室人力资源中心郁爱娟老师,咨询电话:021-65986638。
2、2020年10 月 15 日前完成申请材料的审核;
3、2020年 10月 25日前完成应聘材料公示;
4、2020年 11月 5 日前完成岗位申请评审;
5、2020年 11月 15 日前完成岗位聘任结果公示;
6、2020年 12 月 30 日之前签订新聘岗位协议。
04 申请材料
1、岗位申请表(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2、求职信(中英文);
3、简历(中英文,包括个人联系信息、出版物以及其他研究成果,请特别标出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10个学术成果);
4、研究声明书(中英文,包括之前的研究情况、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5年的研究计划,要求提供不少于5个代表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著作、论文、获奖等的电子版材料全文);
5、教学情况声明书,(中英文,包括教学经历、教学培训情况、学生反馈情况以及未来5年的教学计划);
6、其他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
2020年9月
供稿 | 人力资源中心
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