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标题:
学院名片 |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欢迎你!
[打印本页]
作者:
xxde112
时间:
2016-7-11 10:47
标题:
学院名片 |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欢迎你!
学院官网:
http://zhxy.fafu.edu.cn/
学院招生咨询联系电话:
0591-83789375/83847982
资源与环境学院创建于1958年,现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土壤环境健康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下设农业资源与环境系、国土资源系和环境工程系等3个系,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植物营养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土壤生物电化学平台等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1位双聘院士、1位“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岗位科学家”、 1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
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土保持学》、省级精品课程《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毕业生综合 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较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中高层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
学院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同时选派优秀本科生赴美国、 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 其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拥有CSC(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交流项目;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学院办有免费雅思培训班。近3 年,有十余位本科生赴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兴大学交流学习,学院环境工程系与台湾中兴大学合作,采 用“3+1”模式联合培养环境工程创新人才。
学院拥有先进的实验和研究条件,现有环境化学分析实验室、土壤地理实验室、岩石矿物标本实验室、土壤分析实验室、植物营养分析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土地资源与规划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遥感与制图实验室和测量实验室,拥有HPLC-ICP-MS、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光合作用 测定仪、动态RTK、激光测距仪等仪器设备。
学院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年来,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峡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项目、科技部支撑项目、中央支持地方专项资金项目、中央环保专项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一系列科研项目。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持续增加,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省农业科技神农奖等奖项。
以下为学院2016年招生专业介绍:
土地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 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开发整理、房地产开发管理、土地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测绘、制图、计算机应用、土地与房地产价格评估、地籍管理、地籍测量 等基本技能;能胜任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 城镇规划、房地产评估、土地信息技术服务、土地管理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
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地理信息 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理论与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地籍测量学、测量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城市规划、建筑工程概预算等。
培养效果: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土地资源调查勘测、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与房地产评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资源管理、调查勘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产市场运作和管理、房地产评估技术服务等工作。现毕业生已遍布福建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国土资源技术咨询单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技术骨干或中高层管理干部。
本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广泛环境科学知 识和熟练实验技能;具有对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固 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从事城镇、区域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弃物、土壤、噪声等污染的控制与治理,以及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修复等方面工作 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AutoCAD、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 以及课程实验与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
培养效果: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各级环境、农业、市政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环保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保工程设计与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入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院攻读研究生。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科学、资源与环境 科学、现代测绘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复合知识结构以及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综合运用3S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技术,胜任国土资源信息化、资源与环境信息、行业、区域、城市等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空间信息处理分析和 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测量学、计算机制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与移动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虚拟现实技术、EBGIS与ArcGIS Server开发等。
培养效果:
毕业生适宜在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 资源和环境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和空间信息技 术公司等单位,从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和开发等工作。
农业资源与环境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植物营养、土壤学、农业资 源调查与规划、农产品品质检测、土壤化学分析、环境监测 与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具备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化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型和面向人才市场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水土保持学、农产品品质分析、土壤化学分析、土壤环境学、环境监测、 土壤污染与防治、航测与遥感技术、资源信息管理技术等。
培养效果: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肥料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环境监测等单 位,从事有关科研、生产、科技推广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中有的已成为国际知名学者。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招生办、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 吴莉莉等
欢迎光临 同济大学 (http://bbs.bawangk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